bet365中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bet365中文 > 动态 > 民政动态

广州:长者饭堂让老年人吃出幸福味道

来源:bet365中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20 阅读次数:-

  近年来,广州市以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聚焦老年人吃饭问题,在全市设置1154个长者饭堂,大力发展以“大配餐”服务为重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老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打牢“基础桩”,推动制度要求落地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将长者饭堂纳入市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件民生实事,主要领导多次对长者饭堂工作作出部署。出台《广州市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管理办法》、《居家社区养老助餐配餐服务规范》等多项政策文件,指导各地有序开展老年助餐配餐服务。民政部门牵头指导督促、调查研究,与财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通力合作,将长者饭堂建设融入主题教育中,组织召开在主题教育中推动长者饭堂提质增效部署推进会。各区、街镇党政主要领导狠抓落实,协调解决助餐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通报督办、绩效考核等措施压实责任,推动“大配餐”有序开展。

  构建“服务网”,实行场所布点社区化

  坚持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综合考虑老年人居住或活动集中度及步行通达等条件,按照“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的距离半径,科学选择布点位置,确保长者饭堂方便可及。坚持以盘活利用为主的原则,充分利用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社区现有物业设施,并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范进行适老化改造,配置助餐配餐功能区,增设消防、监控等必要设施。对用于养老服务的公有非住宅房产进行租金减免,持续推动有条件的高校、企事业单位等餐厅向老年人开放,避免大拆大建和大幅增加财政负担。

  形成“大合作”,促进资金投入多元化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实行“4个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办法,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慈善力量、家庭和个人等共同推进“大配餐”的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广州实际的“大配餐”服务体系,实现多方支撑、广泛参与。当前,长者饭堂普遍实现保本微利,申请参与运营的企业持续增加。进一步运用市场化机制推行“大配餐”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企业和社会组织运营长者饭堂,并安排财政资金对老年人就餐、送餐和长者饭堂运营给予补贴。目前,全市长者饭堂均由社会力量运营。

  整合“资源链”,满足服务需求多样化

  在两荤一素一汤标准套餐基础上,根据当地老年人身体特点、饮食习惯和时令季节变化,制订每周食谱,增加餐食选择多样性,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味美可口,并对糖尿病患者等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餐饮服务。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搭建邻里交流、志愿服务平台,将助餐配餐服务与独居、空巢等特殊老年人群体探访、关爱、精神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以助餐配餐服务网络为支撑,融入医疗护理、心理调适等服务内涵,使长者饭堂成为社区老年人健康养老、休闲社交的温馨港湾。

  筑牢“安全线”,做到监督管理机制化

  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并重、行业自律与第三方评估结合,实现对长者饭堂多方位、全链条监管,保证助餐配餐安全可靠、运营服务标准规范。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强化日常巡查、执法检查,开展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膳食安全质量的抽样检测,建立助餐配餐服务准入退出机制。积极引导助餐配餐企业(机构)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安全可靠的餐食供应和配送服务链,完善餐食溯源机制,从原料供应、制作加工到物流配送全程把好质量关。统一长者饭堂标识,公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咨询投诉电话等,认真听取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