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第20212095号)收悉。bet365中文 高度重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办理,经综合各区人民政府和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等18个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发展养老服务的决策部署和省、市的工作要求,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3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000多个,包括11个区级、176个街镇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1460个星光老年之家,1144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1036个长者饭堂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173个街镇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合作。全市医养结合机构107家,已运营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实现全覆盖。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大养老格局基本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规划编制。2020年,广州市将“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相关内容纳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专项规划,启动《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送审稿)》编制项目。在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全面形成与本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养老服务需求相匹配,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具有广州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以“大供给、大平台、大保障、大监督、大产业”充分发展为特征的“大养老”服务格局,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努力成为国内领先的“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二)增加医养结合优质服务供给。一是落实医养结合“放管服”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卫健、民政、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全面清理、取消申办医养结合机构的前置审批事项,对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目前,具有医养结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覆盖率99%,其中内设医疗机构96家,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推进150张床位养老机构开设医务室、门诊部、护理站等。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通过改扩建设立医养服务设施,提供“医养护”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广州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均与各种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医养结合合作关系,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等形式,为社区居家高龄、重病、失能或部分失能、失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慢病诊治、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康复管理等基本医疗服务。二是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优化升级。完善医保支付和长期护理险制度,推进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实现80周岁及以上重度失能人员照护险全覆盖,累计为老人提供服务超60万人次。修订长期护理保险管理办法,将覆盖面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老年人。在越秀、海珠、荔湾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共建成床位984张。越秀区在近4000张家庭病床中试点推动“家庭病床”与“家庭养老床位”融合发展,有效减轻老人家庭经济负担,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愿望。推动社会力量在社区开设护理站,有效解决居家养老上门护理服务和院后延续服务难题。全市建成护理站113家、护理站试点单位70家。三是增加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在全市每个街镇设置至少1家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提供包括全托、日托、居家上门、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管理在内的综合性养老服务项目。
(三)推动医养结合信息化发展。一是创新推进智慧医养结合。上线运营集“服务+管理+监督+决策”于一体的市为老服务和居家养老综合信息平台以及养老服务数据监测中心,实现通过“一张图”实时动态监测全市老年人口情况、养老服务机构情况、资金情况等,为开展个性化养老服务提供信息支撑。优化提升“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积极发动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申请安装“平安通”,通过安装基本服务终端,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呼援、定位、心理慰藉等基本服务,还可提供健康监测、移动医疗等拓展服务。二是开设家庭养老床位,通过适老化、智能化改造,在老年人家中安装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对居家老年人进行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提供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六大类服务,老年人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服务。三是深化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集聚了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信息,让碎片化的个人医疗、健康信息得以整合共享,汇集了全部省部属、市属、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6家医疗机构的数据,基本实现全市医疗机构“一网联通”。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利用互联网为群众提供咨询、网上诊疗、导诊服务、科普宣传等服务,老人在家与医生“面对面”沟通咨询。完善“广州健康通”掌上便民服务,为群众提供预约挂号、医疗缴费、排队候诊、家庭医生签约等便民服务。四是推动医养信息共享对接,积极推进为老服务平台与市卫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信息共享。
(四)强化医养结合人才支持。一是推进“南粤家政”羊城行动,印发实施《广州市推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不断创新家政人才学制式培训机制、建立家政技能评价标准体系等措施推动家政+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卫职院开办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支持卫职院和市医药职业学校成功申报老年照护“1+X”证书试点,通过卫职院与市医药职业学校中医康复保健(健康养老)专业三二分段培养,畅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上升渠道。二是制定入户优惠政策,多渠道跨地区引进紧缺急需医护、养老人才,全面提升医养服务水平和能力。三是加大养老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养老专业学费减免、免费培训等十项优惠措施。四是加强医疗护理和养老护理业务培训。累计开展养老护理岗前培训1204人次,养老护理员岗位培训8785人次;组织各医疗机构护理员在岗培训1.4万人。五是拓宽养老护理员培训平台。鼓励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设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课程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决策部署,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贯彻落实《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为抓手,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扩展养老服务内涵,深化“医养康养”服务发展,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协同发展,着力发展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延伸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大力支持专业养老机构为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进行适老化和智能化家居改造,在家中设置具备机构化服务功能的床位。二是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推动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支持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继续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用地保障,强化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和使用。盘活闲置物业和公有房产,增加中心城区养老设施场地用地。三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推广“医管养”“养办医”等医养结合模式,推动15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开办康复医院、医务室、护理站等,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四是大力促进医养结合人才升级转型,完善医养队伍培养机制,建立人才发展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南粤家政”培训力度。
感谢您对广州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bet365中文
202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