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伯成为广州最早用上智能化“平安通”终端的老人之一
羊城晚报报道:
清晨7时许,家住荔湾区环市西路长宁街的独居老人蔡伯突然感觉一阵胸闷,呼吸也渐渐急促起来。意识到情况不妙,蔡伯第一时间走到客厅的固定电话旁,按下红色“紧急呼叫”按钮。18分钟后,救护车及时赶到。
这台求救电话,其实是一台“平安通”服务终端设备。小小红色按钮,成了“生命按键”,为蔡伯这样的独居老人提供24小时人工服务,并可代呼“120”,进行紧急救援。随着“智慧养老”模式的不断深入,今年,广州市进一步提升了“平安通”服务,通过智能化终端,可实现生命体征监测、跌倒自动报警等功能,全方位守护老人生命健康。
旧平安通:是“生命按键”也是“爱心热线”
据了解,“平安通”服务是运用现代通讯设备,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包括紧急呼援、主动关怀、亲情通话、养老服务综合咨询及服务转介的服务项目,自2008年开始在广州市全面推开。
旧版“平安通”以固定电话为服务终端,但相比普通电话,新增了红、绿、蓝三个按钮,分别对应紧急呼叫、助老服务和亲情沟通三种功能。
家住荔湾区杨巷路的李婆婆就是政府永久性资助用户之一。早在2009年,她就在家安装使用了“平安通”。去年5月至7月,李婆婆3次因身体不适紧急呼叫“平安通”,均由工作人员代呼120急救,对李婆婆进行了及时救治。今年初,李婆婆还专程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家住海珠区南田路的邓婆婆年逾八十,常年独居,也属于政府资助“平安通”用户。邓婆婆身体无大碍,但脾气较暴躁。为此,工作人员耐心接听老人来电,每三天就对邓婆婆进行一次电话回访,通过聊天谈心的方式安抚她,缓解她的急躁情绪。邓婆婆表示,“平安通”已经成为她最信赖的朋友。
新平安通:智能化监测,出门也不怕
“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平安通真是福音。”蔡伯说。蔡伯今年69岁,是孤寡老人,2011年在政府资助下安装了“平安通”并使用至今。
蔡伯性格热情开朗,往常身体也无大碍,直到去年某天清晨突然胸闷气喘。“我那时就意识到自己可能不行了,于是马上通过‘平安通’呼叫救援,告诉接听的工作人员,我的胸部很不舒服,需要急救。”18分钟后,工作人员帮忙呼叫的“120”急救车赶到蔡伯家门口,将他及时送往医院抢救。自此,蔡伯的心脏里多了5条支架,也多了一份对“平安通”的信任。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列入十件民生实事,明确要求“拓展平安通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智能服务”。9月,广州市通过招标选定了广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机构提供“平安通”服务,蔡伯成为最先享受智能化服务的老年人之一。
“旧版平安通什么都好,但设备无法移动,只能在家使用。”蔡伯说。而“平安通”服务全面升级后,蔡伯作为第一类资助对象,免费获赠了一台新的终端设备——智能腕表,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出门也不怕。并且,长按腕表上的按钮2秒即 “一键呼救”,工作人员从后台就能了解到呼救者的相关情况,非常方便。
此外,每个腕表还配有一个体态监测仪,别在老人腰部,一旦老人出现摔倒等异常情况,腕表将向家属或指定紧急联系人即时报警并跟进情况处置进度。
从线上到线下,服务落地更贴心
“平安通已摆脱了单一的SOS功能,将定位、咨询转介、心理慰藉、定期关怀和提示等也纳入基本服务项目内容,并且拓展健康监测、移动医疗等其他收费服务项目。在智能化终端的链接下,后台可收集信息形成大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又可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服务。”广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李绍滨说。
而除了更方便老人的使用、更贴近老人的生活,升级后的“平安通”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不在老人身边陪伴的子女也吃下一粒“定心丸”。
据悉,每台“平安通”终端记录的信息均上传至后台,并导入到老人家属的手机上。即使相隔的距离再远,家属都可以实时查询到老人的定位。而“平安通”还能充当“电子围栏”,即可设定老人的日常活动范围,一旦定位到老人超出这个范围,“平安通”将立即向后台发出警报,防止老人走失。通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测,后台和家属还能了解到老人的身体状况。
此外,“平安通”作为老年人的“智慧保姆”,还将从线上走到线下,提供多项惠民服务。按照要求,“平安通”服务机构将按不低于每千名服务对象配备1名服务人员的标准配备服务人员。对独居、空巢、失能、高龄等特殊老人群体,要求每天给老人打一次电话,每月上门探访老人一次,确保关怀到位。
门槛降低,60岁以上老年人均可申请
如何申请
自费服务对象
选定“平安通”服务机构、服务项目、服务终端设备;
登录市居家养老网上服务大厅申请,或直接向“平安通”服务机构、户籍所在地街道(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提出申请;
签订协议,支付费用,并由服务机构提供和安装基本服务终端设备或多功能服务终端设备,提供相关服务。
资助对象
登录市居家养老网上服务大厅,或向户籍所在地街道(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提交申请;
提交身份证明(件)、户口本和相应材料(包括原件和复印件,原件经核实后退回)。其中,非本市户籍申请人或其委托人除提供以上身份证明材料外,还需提供本市有效居住证;6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应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军人证)或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结果。
填写指定亲属或其他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选择服务机构、服务项目和服务终端设备;
资料核实后,与选定的“平安通”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由“平安通”服务机构无偿提供和安装基本服务终端设备,按协议提供服务。资助对象支付超出资助项目和标准的费用。
基本项目
所含项目
1.紧急呼援服务
2.定位服务
3.咨询转介服务
4.心理慰藉
5.定期关怀服务
6.提示服务
拓展项目
7.健康监测
8.移动医疗
9.经服务对象同意,并在双方协议中明确收费标准等相关事项的个性化服务项目
10.经市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加具意见的其他服务项目
“平安通”服务机构
广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荔湾区周门北路28号荔天大厦B座5F,电话:020-83390333、020-22928888)
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
(地址:越秀区先烈中路华盛大厦北塔25楼,电话:020-29007622)
广东乐善家庭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海珠区新港西路3号银华大厦19楼,电话:020-83963111)
据悉,目前居住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具有广州市户籍或持有广州市有效居住证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均可申请“平安通”安装和服务。
而“平安通”资助对象从广州市户籍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扩大到广州市户籍及持有广州市有效居住证的60周岁及以上的失能、独居老年人和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同时提高了资助标准,调整了资助方式。
其中,资助对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指:具有本市户籍的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中的独居老人、纯老家庭成员、1-4级持证残疾人,未入住养老机构的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市级以上劳模、退出现役的1-6级残疾军人、革命烈士家属。第二类资助对象为政策调整后的新增人员,即本市户籍及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的60周岁及以上的失能、独居老年人和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以上两类资助对象的基本服务终端设备由服务机构免费提供,第二年起,将由政府资助其终端设备维护费用(最高不超过20元/年)。同时,将对基本项目的服务费用(最高不超过30元/月)实施分类资助。其中,第一类资助对象可享全额资助;第二类资助对象则按每月70%资助。